
《惊!顶级的Signal群聊,爆露了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进行军事打击的细节》,这次美国川普政府的Signal群组事件,可是轰动了一把,让世界震惊。堂堂美国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中情局长等18名美国政军的高官,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力的政府内阁成员,竟然在一个民用的聊天软件上建群,讨论国家军事行动的大事,还错把一名记者拉近了群里,可谓魔幻至极。
简单介绍
这次事件,让signal又火了一把,在AppStore和GooglePlay 的下载量直接飙升到同类软件榜一。为什么说“又”呢?其实这不是signal第一次爆火。
早在成为这次美国军事行动的意外”见证平台”之前,这款即时通讯软件就因其卓越的隐私保护能力获得了科技界和隐私倡导者的广泛认可。
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和”棱镜门”揭秘者爱德华·斯诺登等知名人士都曾公开推崇 Signal。
2021 年初,当 WhatsApp 宣布更新隐私政策时,马斯克在 Twitter 上简单地发布了”Use Signal”(使用 Signal)的建议,随后 Signal 的下载量激增,一度导致其验证系统崩溃。
被视为隐私保护主义者代表的斯诺登则早在 2015 年就表示:”我每天都在使用 Signal。”他认为 Signal 是目前市场上最安全的通讯工具之一。
Signal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先进的端到端加密技术,所有通信内容(包括文字、语音、视频和表情符号)都只有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解读,即使通信被拦截,窃听者也只能看到毫无意义的字符串。
这种加密机制以至于连 Signal 自身也无法读取用户的通信内容,也不收集元数据、不保存通话记录、不进行云备份,从根本上杜绝了数据泄露的可能性。
正是这种近乎”铜墙铁壁”的隐私保护能力,使 Signal 成为了世界上各种需要保密通信人士的首选工具。
从记者、人权活动家到政治异见人士,许多处于敏感位置的人依赖 Signal 保护自己的通信安全。拉丁美洲帮助妇女寻求堕胎权利的活动家,有逃避间谍的脱北者,有国家律师协会的律师,有”黑人命也是命”的领导团体,也有曾经的恐怖组织 ISIS,现在 Signal 有了新的用户群,特朗普政府高官。
当美国政府和他的敌人们都在同一个通讯平台上“线上办公”,着实有一种赛博朋克风的荒诞感:那些掌握着巨大权力的人,在使用由一位无政府主义者创造的工具来行使他们的权力。这位无政府主义者的名字叫做莫西·马林斯派克(Moxie Marlinspike)——他就是signal的创始人。
Signal提供的功能
Signal是真正使用端对端加密来保护通信不被监视,同时拥有安卓、苹果、桌面版,任君选择,支持多端登录。支持多语言,甚至支持广东话。
除了具备文字聊天功能, 还能直接发送语音,打电话,发照片,发文件,发位置,付款。

搭配端对端加密,和一些很好玩的细节:
显示正在输入
这个很有意思,可看到对方在线和正在输入,但同时也透漏了状态,不需要的可以关闭。
阅后即焚
这功能如字面意思。可自行设置阅后即焚的时间;最长是4周,最短是1秒,可以说是即时焚烧了。
索引回复
这就类似于我们用微信时的引用回复,只需长按任意信息,选择回复即可。
快捷表情评论
很多时候一个表情能表达的没必要再浪费时间再打字了哈哈, Signal的表情均具多种皮肤选择,还能优雅搜索gif.
删除信息
Signal没有像微信里限时撤回的概念,但能选择删除:只为自己删除还是同时删除双方的;假如选择删除双方的,此时亦会提示对方:这条信息已被删除。
修改信息
假如对方未阅,还可以选择修改信息内容 ( 长按消息选择修改 )
屏幕锁
大部分聊天软件其实没有这个功能,但signal可以根据手机的开锁设置(fingerprint, TouchID, or FaceID) 而达到更上一层楼的私密性保护。
设置已阅
有没有发现每次发出信息,假如对方迟迟还没有回复是不是老有种感觉:到底对方到有看到信息了吗?还是在忙不回复?Signal就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每条信息的背后会有一个小tick:显示白色双tick是表示已成功发送;显示黑色双tick是表示对方已阅读。
设置代理和转发通话
这个功能进一步保护了隐私,能够防止联系人获取真实的IP地址。
Signal是开源&非盈利的项目,代码都在GitHub上开源。Signal基金会只接受打赏维持运营。最最重要的是无广告,无追踪,免费。
安全使用指南
1. 避免关联实体号码
可以用虚拟号码关联signal,进一步保护隐私。
2. 获取用户名ID
点解头像 – 设置用户名界面即可获取,有了ID后,即可直接搜索ID来加好友,避免发送号码。( 目前捆绑号码默认任何人不可见 )
3. 如何关闭显示正在输入
设置 – 隐私 – 关闭typing indicatiors
4. 如何关闭已阅功能
设置 – 隐私 – 关闭read receipts
5. 不要随意扫码
signal支持多端登录,只要扫码即可。所以扫码时,不要扫陌生地方的二维码,对扫码之后进行的操作,要仔细甄别。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
私人使用策略
这次美国副总统万斯用 Signal 很正常,毕竟这款软件的安全隐私策略做得足够好。
公认的加密聊天安全等级:Signal > Whatsapp > Telegram >>其他
Signal 用的是真正的端对端加密,也就是你的所有聊天(包括群聊)都密文传输,Signal 官方从密码学上就无法破译。 而 Signal 代码在 Github 上都是公开的,之前还有学者做过同行评审。
Whatsapp 采用的也是Signal的加密协议,但它输就输在是 Meta 旗下,被Meta收购后,它会和 FB 等软件一样收集你的 IP 和设备信息等等。 而且联系时相互都可以看见彼此的绑定号码。如果你使用的是真实号码又不想暴露号码给刚认识的新朋友,就非常不适合使用Whatsapp。
Telegram 的话,默认是不加密,只不过 TG 官方守规矩而已。TG体量太大,如果都是默认加密的话,服务器会受不了。TG 如果想要加密的话,你必须手动开启“秘密聊天”,才是真的端对端加密。否则,正常的 TG 聊天,尤其是群聊肯定是被第三方译回明文的。
我一般是多个软件配合使用。
– whatsapp用于沟通日常事情 ( 太多人还是使用whatsapp )
– signal用于联系注重隐私的朋友
– 微信联系国内亲朋好友
– Telegram(电报)用来获取加密货币项目信息,很少用来联系了。
日常使用的通讯软件之所以有这么多款,就是妥协的结果。毕竟,自己想保护隐私但不等于日常需要联系的人也重视隐私。比如微信,很多亲朋好友都在上面,你叫他们使用Signal?可能性有但是不大,他们会嫌麻烦。
极度在意隐私的,有条件的,建议国内软件独立一台手机,做到物理隔离。毕竟有些软件后台私自读取数据的报道不少见于报端。⚡️
本文原创发表于2025.03.26
最后飛魚說
不少朋友肯定也好奇,我做交易,用不用signal来传递信息呢?实际上,不仅用,还建有社群。我用Signal,除了看重它对隐私的保护之外,主要是功能纯粹,没有广告,干净舒心。你可以专注于沟通本身。

发表回复